精选!海派年俗|上海年俗里的重头戏#爱申活暖心春

  • 2023-01-26 11:20:01
  • 来源:乐游上海

请大家注意个人防护,不扎堆、不聚集,


(资料图片)

做到防疫“三件套”,防护“五还要”。

民间谚语有云:“年夜饭与送灶君,烧头香与开果盘,元宝茶与打抽风。”上海各地年俗文化都离不开除旧布新、拜神祭祖、驱邪禳灾、纳福祈年的内涵,今天,我们来聊两种与“拜神”相关的年俗——接灶神接财神

接灶神

自旧年腊月二十四日送灶后,新年要将灶神接回。接灶神时间上海各处不一,多在元宵夜,也有部分地区例外如枫泾是在初三,金山是在初八。祭供之礼一如送灶,再贴上新的灶马和对联,联语多为“上天言好事,回宫保平安”之类。

上海小校场年画作坊印制的神祃《灶君》

民国八年灶君之神位

接财神

正月初五又称“五路日”,相传为财神(又称“路头神”)诞辰,接财神是上海年俗里的重头戏。

财神赵公明

初四入夜,就开始燃香点烛,上供一个猪头、一对鲤鱼、一只雄鸡酒肉果点。其中鸡颈用红纸裹卷,口中衔枝大青蒜。鲤鱼的胸、背和双眼,都贴了红纸剪成的元宝,有的则贴着印有龙门图案的红纸,寓意“吉庆有余”“跳龙门、交好运”。鲤鱼者,利余也,这对鲤鱼便被称为“元宝鱼”。在四川北路永安里等粤籍移民聚居区内会承袭家乡习俗用大蚌,或者蚌、鲤兼备。初五当天磕头礼拜后燃放爆竹,此即“接财神”

丰子恺漫画《过年》中描绘的接财神景象

上海旧时还有“跳财神”的活动,直至20世纪50年代渐渐消失。跳财神,又叫跳春官,是徽鲁苏北一带流浪艺人所作的一种营生。由一人罩一只金色面具,左手托一只硕大的金元宝,右手执泥金折扇,在鼓、锣等乐器演奏的乐曲中,舞蹈于店门前。据说舞蹈由“财神临门”“扫除晦气”“招财进宝”三部分组成。

上海浦东财神庙接财神法会

关键词: 海派年俗|上海年俗里的重头戏#爱申活暖心春

Copyright@  2015-2022 起点包装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 皖ICP备2022009963号-12   联系邮箱:295 911 578@qq.com